热门搜索: 紫云赤芝孢子油胶丸 纯灵芝孢子粉 健心宝 大豆异黄酮片

高级搜索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 [人民政协报]科学的膳食搭配才能更好吸收大豆异黄酮

/ 2011-01-30

[人民政协报]科学的膳食搭配才能更好吸收大豆异黄酮
发布时间:2011-01-29 来源于: 作者:学者灵芝
(以下文章为网络收集,供网友浏览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曾组织全美著名学者对大豆的抗癌效果进行了研讨,肯定大豆异黄酮是最佳的天然抗癌物质,其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功效也被科学家所肯定。美国食品与药理管理局(FDA)已正式将含大豆异黄酮的大豆蛋白推荐作为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浓度的减少患冠心病危险的健康食品大豆异黄酮可谓功效卓著。但是大豆异黄酮怎样才能更好吸收?广东省政协委员、中山大学国家教育部食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刘昕介绍了他们最新的研究发现

  众所周知,大豆异黄酮是一类天然的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具有雌激素和抗雌激素的双重活性。大豆异黄酮主要分布于大豆种子的子叶和胚轴中,是大豆生长过程中形成的一类植物雌激素。大豆异黄酮的主要活性成分为大豆黄素,而马雌酚是大豆黄素在体内的最终代谢产物,它能亲和两种雌激素受体。

  研究发现,并非所有摄取大豆食品或大豆黄素的健康成年人都能在体内产生马雌酚。仅有约35 %的受试者在摄入大豆异黄酮后其血浆中能检测到一定浓度的马雌酚,说明在部分人群的体内因缺乏某些特定的肠道菌群而使大豆黄素不能转化为生物活性更高的马雌酚。实验发现,大豆黄素转化成马雌酚的代谢速率受许多因素影响,人体肠道内厌氧菌群的增殖对大豆异黄酮的代谢起决定作用,如肠内菌群的构成和数量、在肠内的存留时间、大肠内的氧化还原状态等,并明显影响大豆异黄酮的利用率。

  中山大学国家教育部食品工程研究中心对萌动期的大豆胚轴进行了长期研究发现,子叶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仅为0.1-0.3%,而胚轴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却高达1-4%。而且萌动期大豆胚轴的药理活性比单纯大豆异黄酮更高,表现在当人体摄取萌动期大豆胚轴后,其代谢产物中马雌酚的含量明显增高。

  在萌动期大豆胚轴中不仅含丰富的大豆黄素,更重要的是经萌动过程的生物转化,大豆低聚糖、活性多肽和皂角甙等活性组分显著增加;这些活性物质能诱导和促进肠内厌氧菌群的增殖。实验表明,萌动期的大豆胚轴异黄酮能显著提高乳酸杆菌数量和结肠厌氧菌群数量,受试者血浆中的马雌酚浓度明显高于单一大豆异黄酮对照组。

  实验还发现,饮食的膳食结构能强烈影响这些因素。在摄取大豆异黄酮的同时,注重科学的膳食搭配的同时,注重科学的膳食搭配,如选择富含促进微生物生长因子的番茄、豆芽、胡萝卜、木瓜和南瓜等新鲜果蔬,或补充大豆蛋白,均能影响肠道内菌群的构成并显著提高血浆中马雌酚的浓度,有效提升大豆异黄酮的生物利用率。

  大豆异黄酮对调节血脂和保护心血管的作用

  美国FDA建议,每天摄取25克大豆蛋白(约含0.2 %大豆异黄酮),则能使血浆中L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10 %左右;同时配合饱和脂肪含量低的膳食,则含大豆异黄酮的大豆蛋白可降低血中胆固醇,从而减少冠心病的发病率。

  已报道的38项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每天平均摄入47克含大豆异黄酮的大豆蛋白能使血浆LDL-胆固醇降低12.9%。采用大豆异黄酮对绝经后妇女高胆固醇血症进行治疗,发现大豆异黄酮能提高H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信使核糖核酸的水平。研究还发现,与正常LDL相比,富含大豆异黄酮酯的LDL能明显抑制细胞增殖。当进入动脉壁的LDL含有抗氧化和抗增殖特性的大豆异黄酮时,不易诱发动脉粥样化。由于染料木黄酮能增强抗氧化酶的活性,因而是一种抗氧化剂。LDL的氧化可能是动脉壁巨噬细胞吸收LDL形成动脉粥样化的先决条件。大豆异黄酮对心血管的另一可能的保护机理是它作为抗氧化剂抑制脂蛋白的氧化。大豆异黄酮可减少体内脂质的过氧化,从而抑制LDL的氧化。对18位18-25岁的女大学生进行含大豆异黄酮的大豆蛋白的抗氧化实验,结果显示摄取4周含大豆异黄酮的大豆蛋白能显著降低血浆中脂质的过氧化值,并显著提高血浆抗氧化态的总体水平。

  大豆异黄酮对骨质疏松的作用

  一项调查显示,有25-30%的老年女性存在严重的骨质疏松。90年代初,大豆异黄酮具有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功效才被科学家所肯定。大豆异黄酮能促进骨健康的最初推断是基于大豆异黄酮的弱雌激素特性,以及大豆异黄酮的分子结构类似于人工合成的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异丙黄酮。

  在进行卵巢切除的鼠类动物实验中发现,异黄酮几乎与雌激素一样能有效阻止骨质流失。异黄酮可改善肠内钙的吸收。临床研究显示,富含异黄酮的大豆制品能促进腰脊柱的骨更新并减少骨流失。动物和人体试验数据表明,大豆异黄酮既可刺激骨的形成也可抑制骨的再吸收。异黄酮能激活雌激素受体以提高成骨细胞的活性,并能促进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 (IGF-I)的产生。而IGF-I能提高人体成骨细胞的活性。研究证实,IGF-I含量与绝经前、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的骨骼质量呈正相关关系。
 
 
[此处文章为网络收集,若有涉及版权,请作者与本站联系,本站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下一篇:老年人贫血莫轻视需排除肿瘤
上一篇:更年期要注意预防妇科肿瘤